每週二晚間 9:00 於16頻道播出
有人文的關懷 任重道遠的使命
也有『寧願燒盡 不願朽壞』的堅持
在55個原住民的鄉鎮裡,有許多為原住民健康在默默奉獻的醫師.他們心中抱的是什麼樣的理想?懷的是如何悲天憫人的胸襟?他們也許不是媒體的寵兒,但卻是延續族群生命健康的守護者.是山難水患,生死交關時部落族人唯一的希望.
「醫事情懷」是原鄉第一線醫師一路走來的悲喜與甘苦.有最殷切的期盼,有孤獨與酸苦的學醫心路,也有聽之教人動容的部落故事.節目中一一走訪了各部落服務於原住民部落第一線的醫護人員,有:各原住民鄉鎮之衛生所主任及護理人員。對台灣醫療進行蒐集,從中發現醫療人文價值及精神,藉此深入剖析台灣的歷史變動,及闡釋台灣原住民醫療發展的轉折。
一直守護族人健康的這些醫師們,他們少則五年,多則近三十年從事部落醫療的工作,他們之中有的只為了年輕時的一句諾言,或故鄉的一聲呼喚,而毅然決然的放棄既有的名利.從大醫院回到地處偏遠的故鄉,內心深處千轉百迴的心理轉折和掙扎,有誰能知?
因為尊重生命,醫師兼任司機,繞著崎嶇不平的山路,只為了載送一個慢性病人下山就醫.拖著已抽筋的雙腳,奮力爬上山,為的是救護被困在深山裡的山難患者.已自身難保了,還是要救人.是部落裡經常發生的故事.
醫生有許多種,但部落的醫生,不僅只是當一名醫生,他們也是部落老人家們想念遠方工作的兒子時,說話或訴苦的對象.更有時候,他們還必需擔任救災中心的總指揮官,或是原鄉青少年的心理輔導老師.
平常看診之外,他們還得參與行動醫護、假日醫療、夜間門診、緊急救護、老人照護及參加風災、水患或山難現場的救護.看到鏡頭下的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作夜間門診,或一個人孤零零的在衛生室研究病情的畫面,他們為護衛族人健康所付出的努力和堅持,在醫師與觀眾心靈交會的剎那,除了希望能觸動觀眾的每一根心弦外.更希望能鼓勵在部落默默奉獻的許多原住民醫生.